湖北日报讯(记者周守江 徐伟 杨金宇通讯员)近日,浠水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审查”了涉案的几家汽修企业的正确状况,发现原来露天存放的废机油存放规范,并按需要张贴了“危险废物”标识。运营商获得了管理电子计费系统的技能,相关业务活动也日益标准化。今年上半年,在“服务支点建设支撑长江大保护”专项行动中,研究院利用大数据法制监管模式,发现当地部分汽修企业存在废弃危险废物处置不规范、废油桶未贴危险废物标签、缺少会计账簿、相关报表不规范等问题。公众我该院利益诉讼检察官在充分走访调查的基础上,依法制定下发,召开会议宣布提交财务建议。同时,推动对相关政府机构开展专题现场培训、车辆维修常见问题讲解和通报、危险废物监管物联网系统操作流程演示、法律宣传等。随后,管理部门成立了专门小组,制定了行业方案并实施了专项整治。提供上门服务,建立支持机制,指导完善危险废物储存设施建设,责令修改文件,促进企业守法。当地多个部门继续通力合作,推进整治工作。纠正完毕后,检察官调解组织“反思”,确认问题确实已得到纠正。 “公益诉讼不仅仅是办案,更是为中小微企业搭建合规阶梯,推动办案管案目标的实现。”浠水县检察院检察长曾路峰表示,将继续通过“反思”推动和强化治理有效性。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