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图文评测 >

给城市“面子”“面子”打造韧性城市行动计划公布

发布者:BET356官网在线登录
来源:未知 日期:2025-10-19 11:58 浏览()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记者了解,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2025-2027年)的实施意见》, 向各地方政府提出了强烈要求。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 行动计划明确:探索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合,进一步夯实城市数字化基础,构筑城市安全新防线,创新城市生活服务新模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城市安全发展,助力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到2027年底,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关键挑战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一套可模仿、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其中,行动计划组织了9大类32个具体问题,并为各部门提供了详细的实施措施。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工程系 吴静:这个行动计划的亮点是可落地、可系统化。针对以往重建设、轻治理带来的问题,精心细分为9大类32项具体任务。这个从目标到挑战的系统规划让我们能够跟上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每一步以及弹性城市的转型。规划还注重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协同治理和政策的系统落实,使韧性城市建设形成共建交流的良好氛围。 推进城市生命线保障工程建设。 韧性城市是指在面临自然灾害、事故等各种外部危机和内部风险时,城市系统通过不断积累应对经验、完善治理机制、更新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抵御危机压力,快速启动应急响应,快速恢复基本功能,不断提高整体风险应对能力。此次《行动计划》着力深化城市建设从“表层”到“品格”。重点议题之一是“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建设”y 项目。” 提高城市治理效率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因此,过去积累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许多建筑正在进入“中世纪”。该市的许多地下管网和其他基础设施年久失修且功能失调,使其成为城市安全的脆弱部分。 清华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院长吴晶:《规划》进一步强调多领域共同进步,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融合为基础。未来有望打破不同领域之间的潜在壁垒。在风险监测、预警、应急协调等重要协作中,各领域将利用先进技术,实现信息化共享资源、协同运作,形成强大合力,提高城市治理效率,精准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行动计划》明确,要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城市运营管理服务平台,通过研究利用平台开展城市风险综合评估,统筹利用地上土和地下空间,提高城市风险精细化程度。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行动计划》还明确了推动路网设施发展、提升物流和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持续推进智慧停车等工作细节。
分享到